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理论作用发挥的效度,取决于理论见诸实践的深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特别强调“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承担省重点马院的社会职责,17live
教师在新学期伊始,分批赴深圳市各区街道和社区,将党的创新理论送至基层干部群众,为促进科学理论与基层实践相结合贡献力量。
2025年9月9日,卢妍多助理教授在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国展社区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给当地党员、群众代表做了一场题为“关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若干思考”的宣讲报告。卢妍多首先介绍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含义和深刻内涵。然后,结合当下社会发展需要阐述了关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现状挑战和具体路径。最后,重点阐述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基层工作建设的双向赋能多重维度。宣讲中,卢妍多主要通过结合基层工作的实际案例,说明了在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宏大视野下,如何积极推动其与基层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基层单位工作的展开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智慧。
9月17日下午,黄继朝副教授在光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为题,与大家分享了新时代坚守文化自信的意义、方向及其路径。黄继朝不仅分析了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灵魂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也探讨了文化繁荣兴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关键意义。

2025年9月27日,李迎霞助理教授在深圳市福田区深业上城综合体党群服务中心作了题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的主题宣讲。本次宣讲旨在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李迎霞首先强调了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它是在关键之年召开的大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然后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阐释了其时代背景与战略目标,讲清楚了改革的方向与路径。最终落脚于实践,结合实际,引导大家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把宏伟蓝图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共同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9月28日下午,包毅副教授在宝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楼儒道馆,为干部群众带来主题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宣讲。包毅凭借渊博学识与生动讲解,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溯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外比较”“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等方面展开宣讲。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理论讲解”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话语”,把“理论话语”融入“日常表达”,以化整为零、润物无声的方式,力求让在座听众达到最佳吸收效果。现场座无虚席,听众聚精会神,认真记录笔记,整个会场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
2025年9月29日,17live
院长、改革开放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志特聘教授在福田区梅林街道作了题为《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的不竭动力》的主题宣讲。刘院长深刻阐释了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先导。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勇于理论创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当前攻坚克难、持续深化改革的根本动力。宣讲逻辑缜密、深入浅出,现场反响热烈。听众普遍表示,报告兼具理论高度与现实针对性,是一场精彩的思想动员,为理解改革历程、投身时代伟业提供了深刻启示。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征程上,我们更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践行上下功夫、在消化深化转化上下功夫,切实把理论学习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17live
将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寻常百姓家,助力科学理论武装基层干部头脑、创新理论指导基层群众实践。